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本館簡介

本館簡介

  • 分類:簡介
  • 發佈時間:2021-08-24 13:48:31
  • 訪問量:0
概要:
概要:
詳情

1       保定軍校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上成立较早、規模较大、設施较完備、學制较正規、門類较齊全的軍事學府,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東風東路。它是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政府投資白銀二十二萬三百零四兩,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引進了日本和德國先進軍事科技和教育體制的基礎上創辦的,始稱北洋陸軍行營將弁、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陸軍預備大學堂等,1912年民國改元後名為“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陸軍學校”,由此開創了中國近代軍事正規化教育的先河,使保定的軍事教育在全國達到了頂峰,成為全國訓練新式軍隊和培養新式軍官的基地和搖籃,被稱為“軍都”。

       保定軍校建築格局由校本部、分校、大操場和靶場四部分組成,建築格局工整對稱,校舍房屋共有573間,總占地3000餘畝。保定軍校分設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五科。課程分為學科、術科和外文三大類。清末明初保定軍校先後開辦21年,共培養了11000餘名軍事領導人才,僅後來成為將軍的有1800餘名(截至目前掌握資料),所以又有“將軍搖籃”之美譽。

2       保定軍校從開辦到停辦共有八任校長,分別是:第一任校長趙理泰、第二任校長蔣方震、第三任校長曲同豐、第四任校長王汝賢、第五任校長楊祖德、第六任校長賈德耀、第七任校長張鴻緒、第八任校長張樹林。名學生有:吳佩孚、孫傳芳、蔣中正、張群、陳誠、劉峙、熊式輝、萬耀煌、王餘慶、王都慶、王桐慶、王凱慶、王藩慶、李品仙、張任民、楊愛源、秦德純、陳繼承、何鍵、于達、張貞、徐庭瑤、徐培根、夏威、劉建緒、陶鈞、胡宗鐸、錢大鈞、周至柔、羅卓英、郭寄嶠、馬法五、宋肯堂、郝夢齡、餘漢謀、薛嶽、韓德勤、顧祝同、黃鎮球、李振球、上官雲相、李漢魂、祝紹周、司可莊、司徒非、王靖國、李濟深、張治中、傅作義、鄧演達、葉挺、唐生智等等。民國十二年(1923年)8月,因直、皖、奉等軍閥連年混戰,財力拮据,營員斷接,保定軍校被迫停辦。民國十三年(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建黃埔軍校,有800多名保定軍校生先後任該校的主要領導和軍事教官,如:校長蔣中正、副校長李濟深、教育長鄧演達;各兵科科長、隊長有陳誠、張治中、嚴重、周至柔、顧祝同、劉峙、林振雄、王柏齡、錢大鈞等等,他們先後培養出國共兩黨的將領數千人,保定軍校因此而進一步蜚聲海內外。

      “一所保定軍校,半部中國近代史”。保定軍校在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和近現代戰爭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中國近現代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都有保定軍校生參加,如:辛亥革命創建民國、二次革命(討袁)、反袁稱帝、護法運動、創建黃埔軍校、東征南征、北伐戰爭、抗日戰爭、重慶國共和談等等,在這些重大歷史事件中,保定軍校生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名存史册。

3      為了紀念這所歷史名校,保定市政府於1993年6月成立了保定軍校紀念館籌建處。1993年7月,保定軍校遺址被定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和2002年在軍校遺址上建成了占地8000平方米(12畝)的紀念館,並將從海內外收集到的近千件軍校文物及有關史料進行陳列向海內外遊客開放。同時,保定市政府還投資了1.4億元人民幣,在軍校操場遺址上建成了華北较大的綠化廣場——占地213340餘平方米(320畝)的保定軍校廣場,並修復了占地2668平方米(4畝)的軍校檢閱台。2006年6月,保定軍校遺址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幾年來,經常有居住在臺灣的保定軍校生後代及其親屬和臺灣知名人士到保定軍校紀念館參觀訪問,他們追昔憶往,共敘願景。保定軍校紀念館已經成為連結在臺灣的保定軍校生後代和親屬及臺灣同胞的橋樑,為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增進兩岸同胞的感情,為振興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發揮著特殊作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 保定军校纪念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东风东路585号  电话:0312-5056806
  冀ICP备1601658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保定  后台管理